《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发布:我国公民环保行为具有7个特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部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定为2018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建设美丽中国贵在行动,成在坚持,需要全民共同参与。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和行为习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开展了公民环保行为调查研究。
一、调查开展情况
本次调查以了解我国公民环保行为的基本情况和特征为主要内容,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本次调查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对下一步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把握和重点安排奠定科学基础。
本次调查做了大量的研究及调研工作。立项前,进行了广泛的前期研究,确定了科学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进行了试调查,不断调整完善调查方案;以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以保证调查开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本次调查从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环保理念传播、美丽中国担当等内容出发,设计了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在开展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开通了网上调查问卷系统,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
本次调查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哈尔滨、西宁、乌鲁木齐等12个城市开展,发放问卷5679份,最终回收问卷451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4363份,问卷有效率94.74%。网络调查渠道自2018年4月9日开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调查对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回收有效问卷5141份。
二、调查开展特点
(一)深入调查研究,不断科学论证。项目组在以往相关环境社会调查工作研究基础上,一是组织环境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众多领域的专家召开研讨会,确保了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的科学性;二是多方征求意见,制定了研究方案,明确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等;三是进行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公民环保行为的发展历程与内涵。
(二)样本覆盖面广,代表性强。调查城市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覆盖了全国东、西、南、北、中部,又体现了各类型城市的特点,兼顾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实践,如生态文明城市、资源型城市、旅游城市等。每个城市发放的问卷至少覆盖了50%以上的市辖区和郊区县;且充分考虑了受访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差异等背景因素,对于农村人口较多的城市,增加了一定的农村样本量,遵循“男女问卷数量相当”、“取样年龄分布较广”、“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广泛覆盖”等原则。
(三)调查方式多样,宣传效果明显。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开展,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了街头随访、电话、邮件、访谈等多种调查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摸清受访者的真实想法,为调查的真实性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由点带面、层次多样的调查方式,使调查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
三、调查主要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我国公民环保行为的7个特征:
(一)公民高度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
公民高度认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也对自身应该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共建美丽中国责任有着清晰的认识,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人人、事事、时时崇尚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行为体现在各个方面。
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每次都会或者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者经常会优先选择公交、自行车或顺路拼车等绿色出行方式;55.83%的受访者在购物时经常会自带手提袋或购物袋;72.70%的受访者能够做到适度消费,减少购买非必需品。可见,大部分公民对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且融入了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求,并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图1:公民环保行为实践比例
(三)公民环保行为存在场景差异,家庭活动中践行度最高,公共场所次之,工作场所最差。
在家庭场所,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比例为74.90%。调查表明84.19%的受访者能做到“人走关灯”,79.85%的受访者能够准确识别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在公共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64.02%。调查表明80.88%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不随手乱扔垃圾,70.25%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外出用餐“光盘”。在工作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53.67%,调查发现56.81%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双面打印”。可见,公民环保行为存在显著场景差异,急需编制有引导性、针对性强、接地气、可操作的全国性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
图2:公民环保行为实践比例
(四)公民环保行为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监督他人的意识。
虽然有39.8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关注过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新闻报道,但近半年内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和捐助环保项目的受访者比例仅分别为24.48%和22.51%。28.40%的受访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野生动物,34.84%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保护饮用水源,在发现周围有人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只有25.00%的受访者会加以劝阻或通知有关部门。这表明公民环保行为多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他人、监督他人的意识,且大多与自身利益相关。公民主要还是被动参与由政府部门组织和宣传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较少主动参与需要花费时间、精力或钱物,或与切实利益关系不大的环保活动。环保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交流渠道还不够畅通。
(五)生态环境保护传播渠道仍以电视广播为主导,新媒体形式正在崛起。
67.02%的受访者最喜欢电视、广播的科普形式;51.62%的受访者最喜欢互联网、手机短信的科普形式;选择科普展览展示、标语或宣传活动的比例不足三成。形象直观的科普形式受到广大公民的喜爱。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平台。线上线下互动,上网搜索、微信微博转发等主动传播、获取信息的公民占比较高,新媒体正在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图3:公民最喜欢的科普形式
(六)公民环保行为与文化水平呈正相关,中青年群体表现最好。
调查发现,不论在家庭、公共场所还是工作学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文化水平与公民参与环保行为的深度存在关联。如52.06%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近半年内关注过生态环境新闻,而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27.78%关注过;77.53%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捐助过环保项目,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59.29%捐助过;40.45%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投诉过企业污染情况,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33.56%投诉过。从年龄段划分来看,中青年群体在环保行为实践、环保理念传播、美丽中国担当等方面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
图4:不同学历受访者关注生态环境新闻情况
(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多出于责任感和从众心理,缺乏主动性。
大部分受访者将自身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原因归结于“社会责任感”和“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分别占比51.18%和25.58%。可见,当前我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责任感,但是选择“随大流”的受访者比例也比较高,这造成了公民在生态环境行为实践中缺乏主动性、互动性以及“知易行难”的问题。
图5: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因素
公民环保行为调查研究工作已经完成。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调查结果与自然科学的重现性不同,调查对象不同、同一个调查对象在不同时段,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可能出现变化。项目组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再接再厉,为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原标题:《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